多介质过滤器在处理高浊度原水时,如何优化其运行参数以达到最佳过滤效果?

来源:佳洁宝滤器发布时间:2025-03-14

多介质过滤器在面对高浊度原水时,优化运行参数对实现最佳过滤效果至关重要。以下从多个关键运行参数方面进行分析。

一、过滤流速

当原水浊度较高时,若过滤流速过快,水流对滤料的冲刷力过大,会导致部分细小颗粒直接穿透滤层,降低过滤效果。同时,过快的流速也会使滤层表面迅速形成滤饼,增大水头损失,缩短过滤周期。因此,需适当降低过滤流速。一般而言,对于高浊度原水,过滤流速可控制在 8 - 10m/h,相较于处理低浊度原水时的 10 - 15m/h 有所降低。通过这样的调整,使水与滤料有足够的接触时间,保证杂质能充分被拦截和吸附。

二、反冲洗强度和时间

高浊度原水经过过滤后,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,及时有效的反冲洗能恢复滤料的过滤性能。反冲洗强度过低,无法彻底清除滤层中的杂质,会导致滤料板结;而反冲洗强度过高,则可能会冲跑滤料。对于高浊度原水,反冲洗强度通常要比处理普通原水时适当提高,一般可控制在 15 - 20L/(m²・s)。反冲洗时间也需相应延长,一般为 8 - 12 分钟。这样的强度和时间设置,能确保杂质被充分冲洗掉,同时又不损坏滤料。

三、滤料的选择和级配

在处理高浊度原水时,滤料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。常用的滤料组合有石英砂、无烟煤和石榴石等。滤料级配要合理,上层采用粒径较大、密度较小的无烟煤,能先拦截较大颗粒杂质;中层的石英砂进一步去除较小颗粒;下层的石榴石等重质滤料则对极细颗粒有很好的截留作用。合理的滤料级配可形成有效的过滤梯度,提高过滤效率。

四、原水的预处理

对于高浊度原水,可在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前增加絮凝沉淀等预处理工艺。通过添加絮凝剂,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,在沉淀池中去除大部分大颗粒杂质后,再进入多介质过滤器。这样可减轻过滤器的负荷,降低过滤难度,有助于优化过滤器的运行参数,提高整体过滤效果。

综上所述,多介质过滤器处理高浊度原水时,通过合理调整过滤流速、优化反冲洗强度和时间、选择合适的滤料级配以及加强原水预处理等措施,能够有效优化运行参数,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,为后续用水环节提供高质量的水源。

相关产品推荐

改性纤维球过滤器

介质过滤罐

压力式多介质过滤器

在线
咨询

服务
电话

联系我们

产品
系列